第(2/3)页 一点就透。 赢孝也由此知道了竹山道人姓秦,虽是道士,也是上古隐士那样的人物。乃是贤者。 赢孝尊称为秦子。 秦子之秦,岂非秦国之秦。 秦子入秦,乃是天命也。 赢孝认为是祖宗显灵,求肯上苍赐下秦子这样的人物。 赢孝一路殷勤,请秦子入秦,有紫气相随。 到了一条宽广无比的河流。 赢孝早教人备下船只,准备渡河。这时候,一只渔船靠近,乃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。 秦川认得出,乃是他当初结发授长生的鬼船水手。如今在通天河摆渡,人称河上公。 河上公在通天河素有贤名,国君素来求贤若渴,秦国的护卫便没有阻拦。 “老祖东入大秦,弟子想请老祖留下真经,弟子整理注释,使后世之人,莫忘老祖之道,曲解老祖传道之意。” “河上公注解老子道德五千言?”秦川想起一个典故,没想到在这个里世界中,同样会有类似的事发生。 让他留下真经。 岂不是又和老子西出函谷对关尹子留下五千道德真言重合? 此方世界虽有道门,却无老子的道德经。 那些道门鬼仙的道经,并非此方世界之物,因为没有道德经作为纲领,以至于这方世界的道门分裂比外世界还要严重许多。 秦川淡淡开口,“你既与我有缘,有心弘道,我便将五千道德真言传与你,伱且听好了。” 不等河上公再开口。 有宏大之音响起,涤荡天地。 通天河水都泛起波澜,似有怒意,似有赞叹,似有不甘…… “道可道,非恒道;名可名,非恒名……” 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……” “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。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。无为而无不为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……” 五千道德之言,在宏大之音下,一一显现出来。 天地间飘荡起无数黑白之气,融入秦川的身体里,同时化生出一身黑白流转的道服。 天上还有玄黄功德。 文气大盛。 震动世界。 赢孝听到五千道德真言,心中大有明悟。 秦子跟他说郡县制,变法图强,可那是打天下的事。 现在五千道德真言乃是治理天下的事。 其实这是秦川总结天汉的经验。 天汉继承秦制,可统一之初,用黄老治国,乃是天下纷争许久,刚刚统一,不能太过耗损民力,导致民怨沸腾。 以黄老镇之以静,才能缓缓消化。 不过此方世界也不能照本宣科。 秦川只是提供黄老道经,并不做评论。 让赢孝自己去悟。 毕竟治国的不是他。而是赢孝。 他其实想着,若是赢孝修炼青帝长生功,得道长生,不知会带来什么样的气象? 秦国统一天下,能传多久呢? 赢孝听得如痴如醉,并不知秦川的心思。 河上公同样如痴如醉。 他从其中见自己,见天地,见众生。 老祖对天地自然之道、人道的见解,远远超乎他的想象了。 “当真是大道玄音。” 五千道德真言听完,河上公深深赞叹。此后他游览齐地,成为开创方仙道,统合道门,奉秦川为此方世界的道德天尊。 … … 夏京,帝陵之中。 九幽派人进入里世界传道,化名幽冥教。 慕容也先为教主。 宇宙二人为护教法王。 三人俱得了九幽之主的恩赐,进入里世界之后,实力比原来更上一层楼。 他们暗自传播幽冥教,在各国高层流行。夏人事死如生,故而幽冥教的教义很受欢迎。 但是中土道门佛门依旧有高人存在。 第(2/3)页